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策文件 > 縣政府文件
發布機構: 永和縣人民政府 索 引 號:
標     題: 永和縣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2024年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組織實施方案》的通知 成文日期: 2024-06-27
文     號: 永政發〔2024〕12號 發布日期: 2024-06-28
主題分類: 農業、林業、水利 主 題 詞:
【字體: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相關單位:

現將《2024年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組織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

??????????????????????????????永和縣人民政府

??????????????????????????????2024627

(此件公開發布)


2024年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

組織實施方案

?

根據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4年度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項目指導意見的通知》(晉農辦發202445)和臨汾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高質量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指導意見》(臨農組辦發20249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提高我縣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讓更多小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提標農業生產托管永和模式,探索開展農業生產托管高質量發展試點工作,助力全縣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況

永和縣地處晉西呂梁山脈南端,黃河中游晉陜大峽谷東岸,臨汾市西北邊緣,轄24鄉,5個社區,64個行政村,306個自然村,屬典型的黃土高原梁峁殘垣溝壑區。國土面積12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11萬畝,糧食播種面積31.1萬畝,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粱、紅棗、蘋果、核桃等;總人口6.5萬,擁有耕地農戶1.2萬戶,戶均承包地面積29.2;農機保有總量達3000余臺

二、試點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千萬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聚焦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構建以小農戶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體系。

(二)總體要求

緊緊圍繞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等目標,聚焦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和農業生產關鍵薄弱環節,以提升服務主體規模經營能力,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和大面積提升糧食單產為重點,不斷創新模式,擴面提質,引領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加快轉變農業經營方式,高質量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實現農業的規?;?、標準化、集約化經營。促進以農業生產托管工作為基礎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實施內容

(一)試點任務目標

2024年度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任務為,擬完成作業面積36.62萬畝,折合面積9.89萬畝,以驗收合格并撥付補助資金的面積為準。同時圍繞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培育壯大服務組織、推進服務資源整合、加強行業監管等開展高質量創新試點探索。

(二)實施范圍及時間

2024年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聚焦我縣玉米、高粱等主要糧食作物,在全縣范圍內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具體實施區域由服務組織選擇在農業基礎較好,群眾積極性高的村進行。

根據農業生產實際情況,項目實施周期為20245月至202512月。

(三)補助對象

20244,我縣通過向社會公開規范、擇優遴選出的具有一定生產經營規模和社會化服務能力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四)補助環節和標準

聚焦解決我縣農業生產普遍存在的關鍵環節、薄弱領域,選取耕、種、防、收四個農業生產基本作業環節進行補助。鼓勵支持服務組織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引進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高質化、高效化的農業創新技術應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農產品品質和安全性。根據我縣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服務環節、服務內容及分環節、分內容的補助標準。具體補助內容、補助標準、面積、補貼比例及任務區域見(附件2)。

根據省市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工作相關文件精神,對貧困地區、丘陵山區,原則上財政補助占服務價格比例不超過40%,單季作物畝均各關鍵環節補助總量不超過130元(試點環節除外);重點支持小農戶接受社會化服務,防止政策壘大戶,對接受服務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產企業等單個規模經營主體等適度規模戶的補助規模上限為3萬元。

(五)補助任務分解

鑒于農業生產受溫度、降水、種植品種等多重因素影響,承擔以糧食作物為主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的9個服務組織,按遴選分值分成兩個檔位,每個檔位原則上按平均分配各環節托管服務試點任務,為確保全縣任務保質保量按期完成,根據我縣農業生產實際需求,各服務項目、服務環節、服務組織承擔任務可進行適當調整,以確保全縣總體任務有序完成。同時依據服務組織服務經驗,結合農業生產條件難易、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需求等因素,劃定服務區域,各服務組織服務區域均應包含我縣糧食主產區(芝河鎮、桑壁鎮、坡頭鄉)和沿黃區域(望海寺鄉、乾坤灣鄉、樓山鄉)的部分村委。各服務組織負責任務片區內新式農業技術及裝備的應用和推廣。

(六)補助方式

采取先服務后補助的方式,即根據農業生產實際情況,分階段對各服務組織實施完成的作業面積進行驗收,經審核驗收合格后,對承擔試點任務的服務組織兌付補助資金。服務組織要與服務對象簽訂服務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按照服務合同及驗收合格的實際作業量,向服務組織兌付補助資金。

(七)資金使用范圍

資金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規范實施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任務的通知》(農經綜函〔202259號)文件精神使用。本年度項目總投資700萬元。其中,上級資金619萬元用于服務作業補助;縣級資金81萬元,使用分兩部分。一是組織補助50萬元,用于縣級聘用第三方專業質檢團隊進行驗收和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改良,包括聘用管理和技術人員,提升服務水平,開展技術培訓、宣傳動員等工作,提升農機操作手的技術水平。按服務組織的作業量進行補助。二是服務作業補助。

(八)實施流程

1.確定服務組織。在深入調研、廣泛了解廣大農戶和規模生產經營主體需求意愿,對當地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及專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規模、能力、信譽、服務價格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的基礎上,公開規范擇優選擇服務組織作為實施主體。其中承擔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的服務組織9個,并簽訂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合同(縣級)(附件4)。

2.簽訂服務合同。承擔試點實施的服務組織要與農戶簽訂服務合同,明確服務地塊、服務面積、服務內容、作業時間、質量要求等。

3.提供作業服務。服務組織應遵循《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農業生產性服務指南》《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作業服務標準(試行)》開展服務,并按照服務合同提供相關服務。同時,具備安裝機械專業監測傳感器條件的作業環節,參與提供作業服務的農機具必須安裝相應設備,促進形成公平競爭的社會化服務市場,切實保障服務效果。同等條件下,對脫貧戶、低保戶、五保戶、監測戶、軍屬等特殊群體及三年未享受過托管服務承包的地塊進行優先服務。

4.組織分批驗收。聘請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質檢團隊應嚴格按照《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作業服務標準》(試行)的規定,及時組織開展試點項目驗收工作,采取科學的驗收方法,核對作業環節、作業質量、作業面積以及農戶對作業服務滿意度情況。抽查比例不低于作業戶數的5%,驗收合格后,及時出具驗收報告。

5.撥付補助資金。根據第三方出具驗收報告,縣農業生產托管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資金管理辦法依據驗收合格的服務數據,及時撥付項目資金。

6.及時總結經驗。實施過程中及完成后,縣托管辦及時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收集整理實物動態影像資料和總結典型模式和成功經驗,分析試點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等,做好年度工作總結并報省農業農村廳??偨Y內容包括2024年已實施和2025年擬實施的托管面積、作物、環節、市場價格、財政補助標準和補助規模等內容。

7.試點績效考核。試點完成后,縣托管辦要對我縣試點開展情況、實施效果、驗收情況、資金兌付、檔案資料存檔情況等進行自查,配合省市主管部門開展績效考核。

四、績效目標

(一)社會效益。結合地域特點和農業發展現狀,繼續加強以糧食作物為主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提升服務質量;提升經濟林精細化托管服務能力等方面下功夫。繼續深化探索全產業鏈托管,加強產前產后托管服務覆蓋,將農業生產托管向產業鏈前后延伸;重點支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關鍵環節、薄弱環節、創新環節,促進形成穩定活躍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市場,培育壯大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建立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生產經營服務體系,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和綠色生產,逐漸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和項目管理運行機制。

(二)經濟效益完成農業生產托管試點任務面積36.62萬畝,折合面積9.89萬畝。實施農業生產托管以來,經科學測產,玉米、高粱等農作物畝均增產10%,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農業生產機械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明顯提高。聯農帶農方面,通過農業生產托管,主要服務全縣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小農戶,預計帶動農戶2000戶以上。畝均節本增效200元以上,充分發揮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小農戶的優勢,促進我縣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三)生態效益。通過對秸稈還田、秸稈捆草等環節的補貼,有效提升秸稈綜合利用率,控制秸稈焚燒情況的發生。同時通過機械化、標準化、規?;?、集約化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有效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化肥、除草劑、農藥等的使用量,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以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抓總,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成員單位。強化政府辦、農業農村局、現代農業發展中心、發改局、財政局、水利局、林業局、畜牧中心等成員單位的工作聯動,發揮領導小組群策群力合力推動優勢。切實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順利開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現代農業發展中心,辦公室主任由中心主任兼任。主要負責項目工作的日常事務,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試點內容、支持環節和運行機制等,做好項目落實和政策宣傳等工作。

(二)強化實施指導。縣托管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的管理和指導,推動制定行業管理規范,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和機制,確保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健康發展。加強對托管服務組織履約情況的監管,將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服務質量的重要標準,對服務面積、服務質量達不到合同要求等情況,要按照合同約定及時處理,取消其服務資格、追究其違約責任。要建立托管服務組織名錄管理制度,建立農業農村部門、集體經濟組織、農民代表、技術專家等多方參與的服務組織資格審查監督機制,對于納入名錄管理、服務能力強、服務效果好的組織,予以重點扶持。對于服務能力強、服務質量優、社會認可度高、運營管理規范、連續2年以上獲得承擔試點任務資格的服務組織,可以直接納入名錄庫。建立服務組織黑名單制度,對弄虛作假、質量不達標、農民投訴多的服務組織,一律清出名錄庫,五年內取消其承擔試點任務資格。

(三)嚴格資金監管根據《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補助資金使用范圍、開支標準,落實資金使用計劃的制定、實施和審核責任。切實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不得將補助資金用于購置設施裝備、安裝作業監測終端、建設信息化平臺、列支工作經費和培訓經費、發放普惠性補貼等非服務性環節。不得將經營主體或服務組織為自身流轉的土地提供作業服務納入補助范圍。兩家及以上經營主體或服務組織不得通過相互提供交叉作業服務獲取補助資金。不得受理以中介機構名義直接代理申報的資金項目,不得將財政補助資金用于支付中介費用。要切實加強資金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對擠占、截留、挪用資金等違規違紀行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四)保障工作經費。縣財政安排必要的項目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專家團隊服務、宣傳培訓與入戶指導、監督檢查、項目驗收、試點經驗總結與完善政策措施等工作(附件1)。

(五)強化宣傳引導。引導服務組織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機制,加強服務質量和價格監管。負責相關政策的宣傳解釋,充分尊重廣大農戶和服務組織意愿,調動農戶和服務組織的積極性,大力營造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良好環境,鼓勵引導廣大農民和服務組織積極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強農業生產托管調查研究,及時總結典型經驗,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努力營造促進發展的良好氛圍。

????

????附件1.2024年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縣級人民政府承諾書.docx

??????????2.2024年度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工作各環節任務及補助標準.docx

??????????3.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作業服務標準(試行).docx

??????????4.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合同(縣級).docx

??????????5.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合同書(村級).docx

??????????6.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作業登記表.docx

??????????7.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補助資金兌付結算表.docx


政策解讀:圖解:永和縣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2024年永和縣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工作組織實施方案》的通知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主辦單位: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單位:永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19013308號   網站標識碼:1410320001

聯系電話:0357-7522781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永和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晉公網安備 14103202000002號

適老化無障礙服務認證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