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單位:永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19013308號 網站標識碼:1410320001
聯系電話:0357-7522781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永和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發布機構: | 永和縣人民政府 | 索 引 號: | |
標 題: | 永和縣人民政府 關于做好2024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 成文日期: | 2024-02-19 |
文 號: | 永政發〔2024〕1號 | 發布日期: | 2024-02-19 |
主題分類: | 公安、安全、司法 | 主 題 詞: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有關部門:
2024年,全縣安全生產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國家、省、市、縣安全工作部署,堅持預防為主,突出源頭防控和問題導向,持續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扎實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切實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和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做到從根本上消除隱患,從根本上化解風險,堅決遏制一般事故,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樹牢安全底線思維
各鄉鎮、各部門要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這一主線,從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強化紅線意識,堅守底線思維,扛牢使命責任,全面抓實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防災減災救災各項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負責。以下均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不再一一列出)
(一)強化理論學習。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納入各黨委(黨組)宣傳工作重點,納入應急管理培訓的重要內容。各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每季度至少專題學習一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和消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縣應急局分工負責)
(二)集中教育培訓。結合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分級分批分類組織黨政領導干部和重點行業企業主要負責人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并登記在冊。縣安委辦牽頭,采取督查或考核的方式,對學習成效進行隨機抽考。(縣委組織部、各行業主管部門、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分工負責)
(三)及時宣貫落實。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深刻汲取典型事故教訓,做到“一廠出事故、萬廠受教育,一地有隱患、全縣受警示”,針對性制定強化措施,舉一反三開展隱患排查,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杜絕同類事故發生。(縣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負責并督促企業落實)
二、壓實安全責任,統籌發展和安全
(一)嚴格落實黨政領導責任。認真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和《永和縣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特別規定實施細則》,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動態編制并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和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并將履職盡責情況列入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年度考核述職內容。縣鄉黨委、政府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全工作專題會,聽取安全生產工作匯報,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縣鄉安委會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分析安全形勢、部署重點工作;縣鄉黨政領導干部每月至少檢查1次安全生產工作。在重點行業領域建立健全“一件事”一個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全鏈條安全監管的責任體系。進一步明確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監管部門、專業監管部門和集中審批部門的安全職責。按照“業務相近”“業態相似”原則,及時厘清職能交叉和新產業新業態行業領域的安全監管職責分工,明確主責部門,厘清職責邊界。推進安委辦實體化。持續鞏固深化打擊瞞報事故專項行動成果,建立健全遏制打擊瞞報事故長效機制。(縣安委辦、縣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二)主動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各監管部門要全面落實“三管三必須”實施細則,動態完善安全生產權責清單,建立健全安全監管臺賬,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掛牌責任制,制定年度安全生產執法監督檢查計劃,深入執法檢查。(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負責)。要健全完善企業信息推送機制,集中審批部門頒發相應許可證照后,實時向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監管牽頭部門推送相關審批信息和資料,各監管部門做好監管工作。(縣行政審批局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堅持實行重點行業領域分類分級監管、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考核記分辦法。(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應急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分工負責)
(三)依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堅持履職盡責承諾,足額提取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做到安全責任、投入、培訓、管理和應急救援“五落實五到位”。制定并落實企業分管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清單。依法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總監、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和注冊安全工程師,建立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修訂完善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切實強化事故隱患排查,加強風險辨識評估,落實分級管控措施。高危行業領域企業參照礦山企業做法開展“體檢式”精查。要嚴格按照規定上報事故和涉險事件,堅決杜絕遲報、漏報、謊報、瞞報行為。(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督促企業落實)
(四)推動落實全員安全責任。建立健全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從業人員的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層層傳導壓力,嚴格考核獎懲。持續加強和改進班組安全建設,健全完善現場管理制度和崗位操作流程,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安全培訓和反“三違”活動,從業人員未經培訓合格一律不得上崗,真正將安全責任、規章制度、風險管控、隱患治理和應急處置貫徹落實到一線,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別人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督促企業落實)
三、堅持風險防范管控,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一)強化重大風險源頭管控。健全完善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和論證機制,產業集聚區制定安全生產禁止和限制類產業目錄,嚴格安全準入(縣工信局、縣產業集聚區牽頭,縣發改局、縣行政審批局、縣應急局等部門分工負責)。發改、行政審批等部門要對有關項目實施聯合審查,重大安全風險“一票否決”,加強源頭安全防范。(各鄉鎮及縣發改局、縣應急局、縣行政審批局、產業集聚區等部門負責)
(二)加強安全風險預警防控。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加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山西豐百能源有限公司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應用。各重點企業要建立完善并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監管部門要通過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等,加強對企業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分工負責)
(三)深化重大隱患排查整治。深刻汲取呂梁市離石區永聚煤業辦公樓“11·16”重大火災事故和安澤縣山西永鑫通海鐵路物流有限責任公司“11·24”坍塌事故教訓,以重點行業領域、高風險場所、危險作業環節管理和全員安全素質提升為重點,集中開展安全意識大教育、安全隱患大排查、安全問題大整治、安全責任大落實活動。(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文旅局、縣應急局、縣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分工負責)。企業要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事故隱患自查自改常態化動態清零機制。對重大事故隱患,企業要向監管部門和企業職工“雙報告”,監管部門掛牌督辦并審核把關銷號。(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督促企業落實)
(四)創新安全監管執法方式。堅持“四不兩直”和明查暗訪、堅持“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定期組織開展聯合執法、“互聯網+執法”,推廣“遠程+現場”執法模式,持續推進分級分類精準化執法、差異化管理,及時公布和處理檢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建立健全監管執法統計、執法考評和典型案例報送制度。強化技術支撐,組織專家開展精準指導服務,幫助解決安全生產難題,及時消除重大安全風險。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和執法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執法工作水平。綜合運用通報、約談、警示、曝光、聯合懲戒等多種手段,嚴肅進行追責,進一步推動安全生產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負責)
(五)從嚴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和“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組織事故調查評估。對發生過事故的鄉(鎮)和企業,開展重點巡查督導。嚴格落實《臨汾市工礦商貿領域生產安全事故警示教育和問責處置辦法》,對典型事故掛牌督辦,并采取下發事故通報、制作事故警示教育片等方式,開展警示教育。對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未履行、不當履行或者違法履行職責,導致發生事故等危害后果或者造成不良影響的,依法進行責任倒查追究,不僅追究企業直接責任人和主要負責人責任,而且追究屬地黨政領導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并依法將有關企業及人員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縣安委辦和縣有關部門負責)
(六)不斷加大考核巡查力度。將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等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納入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范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推動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干部組織考察、評優評先等事項的重要參考。將“多通報、多發督辦函、多暗訪”作為安全生產督查巡查長效機制。對工作不落實、作風不扎實、執法不嚴格的,進行通報批評、約談或者誡勉。(縣安委辦和各專委會負責)
四、扎實開展治本攻堅專項整治,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
(一)深入部署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按照國務院安委會和省安委會、市安委會統一部署,由縣安委會統籌協調,圍繞開展主要負責人教育培訓、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提升、部門精準執法、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安全科技支撐、全民安全素質提升等十大行動,制定縣級總體方案,扎實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危化、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天然氣等行業領域,制定細化本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方案,明確年度重點任務,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持續深化專項整治,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縣安委辦和縣直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二)危險化學品。認真落實全國危化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部署,持續聚焦“一防三提升”,緊盯重大危險源、高危細分領域、轉移項目安全風險和開停車、檢維修、特殊作業等重點環節風險,推進重大危險源企業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建設質效提升;聘請專家團隊開展以防火、防爆、防中毒為重點的安全體檢,提升企業風險管控水平。對加油站、豐百能源以及納入危險化學品管理的中海沃邦、中石油煤層氣、長輸管道企業開展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安全專項整治。持續深化“小化工”專項整治,織密鄉鎮、社區網格化排查網絡,嚴厲打擊黑窩點、小作坊等非法違法生產行為。(縣應急局等部門負責)
(三)交通運輸。深化“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采取“固定點位+流動巡查”和錯時錯峰流動執勤的方式,加大酒駕醉駕、無證駕駛等違法行為整治力度。深化農用車違法載人專項整治,以國省道、城鄉結合路段、鄉鎮集市等為重點,從嚴查處農用三輪車違法載人、非法改裝等違法行為。加強大型營運客車和長途客運安全監管,嚴格“兩客一危”等重點車輛動態監控,嚴厲打擊疲勞駕駛、脫離動態監控等違法違規行為。從嚴監管橋梁、隧道、長下坡、急彎陡坡等高風險路段。深化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和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平交道口泥污整治。常態化開展貨車超限超載整治和道路交通工程領域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建立完善農村地區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加強農村“兩站兩員”建設,推進農村地區道路交通視頻圖像統籌建設與智能應用。(縣交警大隊、縣交通局、縣工信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四)天然氣。天然氣開采:繼續對北京中海沃邦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永和分公司、中石油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勘探開發建設分公司鉆井隊開展專項執法檢查,重點檢查防井噴、防硫化氫中毒、應急預案制定、應急物資儲備和演練是否符合要求、井場安全距離和井控設計是否符合要求、防噴氣、節流與壓井管匯的配套和使用,起、下鉆操作和氣層鉆井過程中的井控措施以及井涌、溢流的處理是否符合規程標準要求;動火作業、起重作業、高處作業、臨時用電、受限空間作業等直接作業環節是否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并嚴格落實,現場監控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加強對北京中海沃邦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永和分公司、中石油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臨汾采氣管理區集氣站管理,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修訂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確保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定期對安全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和檢測檢驗;天然氣長輸管道:持續在昆侖、新天、偉潤天然氣等管道運輸企業開展管道外部保護和管道本體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對存在的管道占壓、間距不足、標識標牌不清、管道埋深、不滿足標準規范要求的交叉穿越、管道周邊第三方施工、員工培訓不到位、企業負責人現場檢查等問題進行全覆蓋排查核查,確定未整治到位的和新產生的管道外部隱患清單。對存在侵占、破壞、盜竊、哄搶管道設施等違法犯罪行為的,要及時移交公安機關依法查處。(縣應急局、縣發改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五)建設施工。以濱河中心城、文化活動中心、四海景悅小區等建設項目為重點,深入開展房屋市政在建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等施工安全專項治理,嚴格管控高邊坡、深基坑等“危大工程”,聚焦高空作業、有限空間等重點部位,重點排查整治隧道、橋梁等重點工程,全面落實建筑施工安全生產“九條硬措施”,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開展大跨度建筑質量安全排查。嚴厲查處建筑施工違法分包轉包、掛靠資質等行為。(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縣水利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六)經營性自建房。新改擴建必須依法辦理審批手續,嚴禁違規加層加蓋,裝飾裝修不得擅自變動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存在安全隱患、違法違規建設和違法違規經營的房屋及時進行處置。深入開展經營性自建房整治問題整改“百日攻堅”行動,制定經營性自建房解危措施,嚴格開展“一棟一策”專項整治,提升整治質量,鞏固整治成效,徹底消除隱患。自建房轉為經營用途必須取得相關審批手續和房屋安全鑒定合格證明。(縣住建局牽頭,縣自建房整治專班各成員部門分工負責)
(七)城鎮燃氣。持續推進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鞏固提升集中攻堅成效,動態組織開展整治“回頭看”,確保存量隱患整改閉環清零。繼續實施燃氣老舊管網改造,構建燃氣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強化城鎮燃氣企業運行安全。持續推進高層住宅液化石油氣鋼瓶清零,加強城鎮燃氣及氣瓶、燃氣具及配件市場治理整頓,堅決依法從快從重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持續加強宣傳教育,普及燃氣安全使用和應急處置知識,提升社會公眾防范和化解燃氣安全風險隱患的意識和能力。(縣住建局牽頭,縣工信局、縣應急局、縣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八)消防。緊盯賓館飯店、超市、公共娛樂場所、養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醫院、寄宿制學校、文物建筑、娛樂場所等敏感特殊場所;企業辦公場所、食堂、浴室、宿舍、工棚等場所內吊籃、吊頂等易失控漏管易燃部位;老舊小區、城中村、沿街商鋪、群租房等老舊場所;勞動密集型企業、高層建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經營性自建房及其他可能導致群死群傷的重大風險隱患場所,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持續深化全縣冬春季節消防安全攻堅治理,扎實開展集中除患攻堅整治行動,嚴查重處違法違規施工作業和生產經營、安全疏散條件不足、違規設置防盜網和廣告牌、違規用電等突出問題隱患。突出“三類場所”和高層居民樓等,全面徹底排查整治各類消防安全風險隱患。集中治理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違規更換或改裝電動車電池等突出問題。深化暢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建設和老舊場所消防設施升級改造。結合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面開展建筑工程消防審驗問題專項整治,積極推進解決建設工程消防審驗歷史遺留問題。(縣消防救援大隊、縣住建局、縣教科局、縣民政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工信局、縣文旅局、縣衛體局、縣應急局、縣發改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九)其他有關行業領域。特種設備、民爆物品、文化旅游、農機、電力等行業領域也要結合實際開展專項整治。(縣市場監管局、縣公安局、縣文旅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發改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五、夯實基層基礎本質安全,促進應急管理水平整體提升
(一)強化基層安全建設。完善基層應急管理和消防組織體系,配齊配強安全監管隊伍,保障專業適配。優化消防站點功能布局,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基層應急能力提升計劃,為基層配備常用應急救援裝備和個體防護裝備。加強農村防災減災工程、應急管理信息化和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提升防災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縣應急局、縣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分工負責)
(二)加強科技力量保障。開展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建設,配備音視頻指揮調度等設施設備。推進應急數據匯聚服務、應急管理指揮調度等項目建設。加大智慧消防、消防大數據平臺、消防物聯網監控系統縣級預警中心建設應用力度。(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應急局、縣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分工負責)
(三)強化標準化建設。完善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標準體系,以標準化達標創建為抓手,持續推動各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逐步達標、規模以下企業積極創建。加強危險化學品、工貿、建筑施工、交通運輸等行業領域標準化創建應用,將企業標準化等級作為分類分級監管的重要依據,實施差異化監管。(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負責)
(四)開展反“三違”整治。常態化開展反“三違”專項整治,建立健全企業反“三違”運行管理、工作流程和獎懲機制,加強作業現場精細化管理,著力解決“責任不實、有章不循、執行不力”等突出問題。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應用大數據AI視頻反“三違”系統,推動糾治“三違”行為,由“人防”向“技防”轉變。(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負責)
(五)加強宣傳教育培訓。深入開展安全宣傳“五進”、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等活動,加強先進典型宣傳,積極營造安全文化氛圍。推動將應急管理和消防安全納入縣鄉黨政正職等領導干部培訓內容。推動企業建立完善安全培訓管理體系。加強特種作業人員等現場培訓和實操實訓。推進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創建。(縣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六、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升自然災害防治水平
(一)統籌推進防災減災。各鄉鎮各部門要立足于“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扎實抓好自然災害風險防控,健全完善防災減災救災議事協調機構,加強綜合減災示范創建,常態化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建設完善縣級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基礎數據庫。(縣應急局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二)完善監測預警體系。推進縣級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信息化建設,形成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合力。強化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完善直達基層責任人的預警“叫應”和跟蹤反饋機制。推動建立重點林區雷擊火預警系統。加強中小流域極端暴雨洪澇綜合應急監測能力建設。推進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和氣象風險預警網絡建設。(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縣水利局、縣應急局、縣氣象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三)森林草原火災。嚴格落實林長制和森林草原防滅火行政首長負責制,深入開展城市兩山、旅游景區、加油(氣)站、變電站等重點目標和重點林區輸配電線路重大火險隱患排查整治。推進四十里山系、狗頭山系、茶布山系和國有林場四大森林防火風險區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統和防火道路建設,加快完善重點火險區火災防控基礎設施。科學組織清理重點林緣部位可燃物。嚴格林區草地以及林緣地帶野外用火管控,嚴厲查處野外違法違規用火行為。(縣林業局牽頭,縣應急局、縣公安局、縣供電公司等部門分工負責)
(四)水旱災害。加強防汛抗旱準備和隱患排查。強化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易澇點智慧化監控。加強水利工程調度運用,推進西峪水庫和永平莊、孫家溝、岔口中壩、岔溝、毛溝1號2號淤地壩等水利工程除險加固改造,強化山洪災害監測預警、防治,進一步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完善防汛抗旱協作和應急聯動機制,統籌做好防凌和抗旱工作。強化預測預報預警和會商研判,遇強降雨及時采取“關停撤避封”等防范措施,確保人員安全、防汛安全。(縣住建局、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應急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五)地質災害。加強綜合防治體系建設,重點實施圪列口崩塌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開展重點地區地質災害精細化調查。進一步做好凍融期、汛期等重點時段地災防范,對全縣138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隱患排查專項行動,重點對城區圪列口、文明渠、鉆井隊等16處高風險區以及黃土區、旅游景區、人員集中區、交通要道沿線、切坡建房、高陡邊坡等部位,要加密排查頻次,嚴防死守。對登記在冊的隱患點,根據危險程度和威脅范圍,采取工程治理和搬遷避讓等方式,落實綜合防治措施,消除災害威脅。(縣自然資源局、縣應急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六)地震災害。積極配合實施山西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協助完成山西省巨災防范工程永和相關內容的實施,積極推進地震災害損失預評估工作,做好成果的推廣和轉化應用。組織開展縣級地震綜合應急救援演練,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制定震情監視跟蹤工作方案,落實地震監視跟蹤工作,加強宏觀異常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做好震情會商研判。加強地震防范應對準備工作。(縣應急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七)氣象災害。完善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體系。加強以氣象災害預警為先導的多部門應急響應聯動機制運行。健全信息報告機制和臨災“叫應”機制。加強雷電防御安全治理,做好全縣危化領域、旅游、學校、人口密集場所等雷電防御行政管理。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人工影響天氣保障機制,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助力防災減災。(縣氣象局、縣應急局等部門分工負責)
七、強化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提升應急搶險處置水平
(一)強化應急隊伍建設,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加大財政保障力度,開展基層防災工程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應急系統信息化平臺建設和應急指揮窄帶無線通信網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類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加快補齊應急救援隊伍裝備短板,完善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與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社會救援力量聯勤、聯訓、聯戰工作機制。完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優化物資儲備布局,擴大資儲備規模、增加儲備品種,做好儲備、管理、調撥和緊急配送各項工作,提高應急物資保障能力。(縣發改局、縣財政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交通局、縣應急局、縣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負責)
(二)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預案演練。各鄉鎮要結合實際及時修訂完善總體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各部門要對照縣級應急預案編制目錄和任務分工,確保年內完成縣級專項應急預案和縣級部門應急預案的修訂完善工作。各企業要按照《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2020)要求,對企業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進行修訂完善。各鄉鎮,各行業管理部門年內至少組織一次實戰化綜合性演練。組織開展應急預案和演練工作督查檢查,依法督促企業按照規定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升一線員工自救互救能力。(縣有關部門負責)
(三)加強應急值班值守,積極應對事故災害。健全應急指揮工作機制,增強部門之間、軍地之間和救援隊伍之間的協調聯動,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帶班和24小時應急值班制度,強化事故信息和災情報送,規范完善應急救援快速響應程序,科學調度各方力量投入搶險救援救災,加強現場指揮協調形成救援合力,高效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最大限度減輕事故災害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縣有關部門負責)
?
??????????????????????????????永和縣人民政府
?????????????????????????????????????????????????????2024年2月19日
政策解讀:圖解:永和縣人民政府關于做好2024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主辦單位: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單位:永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19013308號 網站標識碼:1410320001
聯系電話:0357-7522781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永和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